2012年10月21日是我们这次行程最后一天,昨晚在巴丹镇过夜,天气开始转坏,由于风景漂亮的地方已经看完了,高海拔地区也全过去了,心情放松很多,这一夜睡得最踏实,我和伯源决定不早起拍日出啦。我们今天行程按计划是巴丹-泸定-雅安-成都,成都到广州的飞机是晚上八点多的。巴丹到泸定一段路和大渡河是平行的,而且多数在高山峡谷之中。我从车上看到大渡河沿着公路边时窄时宽,由于落差大,水流很急。可以想象,当年红军过大渡河,只要掉入水中,必死无疑。一路过来,我们看到许多的铁索桥,可见并不仅仅是泸定桥一座。也许由于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,让大家都知道大渡河上有一条铁索桥。到了泸定,看到这座城市已经比较现代化了,当地围绕泸定桥做了许多的文章。过去泸定就是藏汉之间沟通的重要通道,由于有大渡河的阻隔,非常不方便。清康熙44年开始建桥,并于康熙45年(1706年)建成。康熙御笔题写"泸定桥",并立御碑于桥头,碑刻《御制泸定桥碑记》有较详细记载。桥长103米,宽3米,由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,9根作底链,4根分两侧作扶手,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,全桥铁件重40余吨。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。
![[原创]川西高原行——大渡河与泸定桥 - easyl - easyl48的博客 [原创]川西高原行——大渡河与泸定桥 - easyl - easyl48的博客](http://img5.ph.126.net/75Hm7E4czyvCUaG52DLrIA==/6598078018819111195.jpg)
,
我们走过的公路就在大渡河旁边。
这条铁索桥和泸定桥基本一样,而岸边的田园风光没有现代高楼等建筑,比泸定桥好多了。
我们路过了一个叫姑咱的县城,拍到当地妇女份额服饰很特别。
泸定桥前建设了一个大广场,是以泸定桥位中心的城市中轴线。
康熙皇帝的御笔,后面是噶达庙。
噶达庙最高层是俯拍泸定桥的好地方。
现在铺设的木板不知道是否按照原样铺设的,想象不到红军当年在没有桥板如何能够爬过去?
广场上树立着红军飞夺泸定桥22位英雄《铁索军魂》。
这是下午四点多在回成都的高速公路上拍到的此行最后一缕阳光,余下的路到处浓雾笼罩,赶到成都机场,已经晚上7点多钟了。我这次9天摄影之旅也由此落幕。回来后用了一个多月。连续发了《川西高原行》40多篇博客,配有有800多张照片,记录了此行的方方面面,这算不上什么攻略,仅为自己留下美好珍贵的记录。感谢博友们一路随我行来!
评论